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卫生保健服务发展,满足现代护理需要,热爱护理事业,具备良好专业价值观、职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现代护理学及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在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领域具有独立组织、判断和决策能力,并具备相当科研能力,能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以及护理研究的创新型护理专业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社区老年护理”:进行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以及健康素养、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对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了解老年人健康风险,指导老年人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疾病危险因素,促进老年人身体、心理、社会、环境健康,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社会支持。
2.“慢性病护理与管理”:开展慢性病护理与管理模式研究,改善慢性病患者群体对疾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监测能力,提供患者居家护理的知识与技能。提高慢性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慢性病知识掌握程度、治疗率和控制率,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
3.“临床护理”:对临床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护理及预防干预进行理论研究,开展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重症监护、中医、康复等临床护理工作的组织、评价、优化改进以及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研究,形成最佳临床护理路径和行为,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4.“护理教育”:开展高等护理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培养层次及结构的前瞻性设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研究。促进护理学科建设和高级护理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对护理学科的需求,提高护理人才综合素质和职业精神,培养符合社会和卫生保健服务需要的高层次护理人才。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含休学)。
四、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制,坚持导师具体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组中会吸收临床相关专科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护理人员参加,共同参与培养与指导。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学位课程 |
公共基础课 |
M999X026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秋 |
必修 |
M999X003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春 |
M999X004_1 |
英语I(学术学位) |
2 |
秋 |
M999X004_2 |
英语II(学术学位) |
2 |
春 |
学科基础课 |
M24X001 |
统计学(含常用统计软件分析) |
3 |
秋 |
必修 |
M24X002 |
医药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包括SCI论文与毕业论文撰写) |
3 |
秋 |
M23X018 |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含实验课) |
3 |
秋 |
慢性病护理与管理、临床护理学研究方向必修 |
专业基础课 |
M24X004 |
社区老年护理 |
2 |
春 |
与研究方向一致的课程必修,其他课程在导师指导下选修。要求≥4学分 |
M24X005 |
慢性病护理与管理 |
2 |
秋 |
M24X006 |
护理教育管理实践 |
2 |
春 |
M24X007 |
临床专科护理新进展 |
2 |
秋 |
M24X008 |
护理理论# |
2 |
秋 |
核心课程用#表示 |
M24X009 |
循证护理方法# |
2 |
春 |
M24X010 |
护理研究方法# |
2 |
秋 |
非学位课程 |
公共选修课 |
M999X016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 |
2 |
春秋 |
必修 |
专业选修课 |
M24X011 |
临床心理学 |
2 |
秋 |
在导师指导下选修。选修课程≥8学分,其中跨学科课程不少于2学分。跨学科课程用*标识。
|
M24X012 |
营养与慢性病 |
2 |
春 |
M24X013 |
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
2 |
秋 |
M24X014 |
高级护理实践导论 |
2 |
秋 |
M24X015 |
量表编制理论与应用 |
2 |
秋 |
M24X016 |
健康传播与普及* |
2 |
春 |
M24X017 |
体育保健与康复* |
2 |
秋 |
M24X018 |
现代免疫学进展 |
2 |
秋 |
M24X019 |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
2 |
秋 |
M24X020 |
医学肿瘤学概论与进展* |
3 |
秋 |
M24X021 |
高级统计方法 |
2 |
春 |
M11X006 |
运动科学与健康* |
2 |
春 |
M22X003 |
生物信息学* |
2 |
春 |
M13X142 |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 |
3 |
秋 |
M999X005 |
第二外国语(日语) |
2 |
春 |
M999X006 |
国际学术交流英语 |
2 |
春 |
M999X014 |
数据管理和STATA软件应用 |
2 |
秋 |
补修课程 |
本科阶段 补修课程 |
M24X057 |
护理伦理学 |
1 |
春 |
不计入 总学分 |
M24X058 |
护理心理学 |
1 |
春 |
M24X059 |
健康评估 |
3.5 |
秋 |
学术活动 |
2 |
必修 |
实验实践环节 |
4 |
必修 |
创新创业奖励学分 |
2 |
根据学院文件执行 |
出国(境)交流访学奖励学分 |
2-3 |
≥3个月 |
总学分(不含补修学分) |
32 |
≥32学分 |
六、主要培养环节及考核要求
1.课程学习
研究生要掌握护理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必须十分重视课程学习,特别是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的学习。任课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采用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及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着重引导阅读、启发思维和训练写作,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无故缺课或中途停课超过1/3者,或无故缺考者,该门课程成绩按零分记,学生将予以重修。
2.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10次以上校内外学术活动,至少主讲1次学术报告。参加的学术活动可以是校内各院系组织的学术讲座,也可以是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原则上校内3小时的专题讲座为一次学术活动,校外参加的学术会议按天数折算,原则上1天为2次学术活动。
3.实验实践环节
临床护理实践方案
(1)临床轮转:轮转内、外、妇、儿科病房以及ICU等科室,要求掌握各科各系统典型常见病的观察及处理。若已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则重点进行专科实践。
(2)专科实践:选择与研究方向相近的专科,由导师制订学习和工作计划安排,结合临床开展科研工作。实践结束后,提交专科疾病护理科研设计1份。
社区护理实践方案
(1)社区基本护理能力训练: 掌握社区为个人、家庭和社区群体提供的护理服务内容;将社区护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疾病预防等社区护理实践。
(2)社区实践:主要根据课题要求,由导师制订学习和工作计划安排,结合社区护理开展科研工作。本阶段以科学研究为主。实践结束后,提交社区护理科研设计1份。
教学实践方案
在6个月的实验实践环节中,在导师指导下,完成6节理论课及10节实验课的教学任务。
4.学科综合考核
课程考核可采取多种形式,学位课程考核以闭卷笔试方式为主,部分专业学位课程考核也可以课程论文方式进行。必修课程考核以考试方式进行,选修课程考核以考试或考查方式进行。所有课程考核一律以百分制记分,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70分以上(含70分),非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60分以上为合格,可取得相应学分。同等学力者补修的3门本科主干课程必须考试合格。
学科综合成绩为理论考核成绩与临床(或社区)及教学实践环节考核成绩的综合。其中理论考核成绩占40%,实验实践环节成绩占60%,综合成绩达60分以上为合格。
5.中期考核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应结合论文开题工作进行中期考核。以完成文献综述1篇以上并通过开题报告为检查合格。具体工作详见《扬州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
6.论文开题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课题的创新性;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有关的工作积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绩;研究经费预算等。
对选题不合适、方法不得当、措施无法落实的开题报告,不允许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须在导师指导下修改合格后,方可开始学位论文研究。
7.论文中期检查
在论文书写中期,为保障论文顺利完成,审查论文完成情况,及时纠正偏差。检查内容包括前期工作简述、已解决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后期工作安排等。
8.论文预答辩
在论文评审前1-3个月,为了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在评审前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把关,提高评审的通过率。程序为:研究生汇报学习及科研情况,并就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研究成果和创新点进行汇报,回答答辩委员提出问题。经预答辩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方能进行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申请。
没有通过者,必须对学位论文进行重大修改和补充,至少3个月后方可重新提出预答辩申请。
9.论文评阅
学位论文的评阅方式,聘请校内与校外各1名与论文相关学科的专家评阅论文。评阅人应当对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供论文答辩委员会参考。论文评阅要求按照《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办法(修订)》(扬大研院[2019]52号)要求执行。
10.论文答辩
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有关论文评阅、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的具体要求,按《扬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学位申请成果要求
申请学位成果要求按照《扬州大学关于申请硕士学位科研成果基本要求的规定(试行)》(扬大研院〔2018〕38号)执行。
附录一:核心课程描述
1.“社区老年护理”
课程围绕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对老年人进行身体照顾、心理护理、社会适应、环境改造等训练。包括老年人疾病档案建立、社区老年护理工作开展、老年病风险评估模型构建、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教育、老年人心理精神健康护理、老年康复护理等。
2.“慢性病护理与管理”
课程围绕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即对慢性病采取综合防治及健康管理,从而预防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慢性病护理与管理模式、提高慢性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慢性病综合防治、改善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等。
3.“护理教育管理与实践”
课程运用管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思想、理论和原理,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对象,研究护理教育中的管理问题。该课程围绕高等护理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培养层次及结构的前瞻性设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促进护理学科建设和高级护理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对护理教育的需求。
4.“临床专科护理新进展”
课程围绕专科护理建设,转变护理服务理念,提升专科护理内涵,提高临床服务质量,培养临床护理专家,促进专科护理可持续发展与进步。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专科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专科护理管理及护理质量,专科护士能力提升等。
附录二:文献阅读书目和期刊目录
序号 |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
作者或出版商 |
备注 |
1 |
医学统计学 |
陈启光,东南大学出版社 |
著作 |
2 |
卫生统计学 |
方积乾,人民卫生出版社 |
著作 |
3 |
护理理论 |
姜安丽,人民卫生出版社 |
著作 |
4 |
循证护理学 |
胡 雁,人民卫生出版社 |
著作 |
5 |
临床流行病学 |
黄悦勤,人民卫生出版社 |
著作 |
6 |
社会心理流行病学 |
曲成毅,人民卫生出版社 |
著作 |
7 |
社区护理学 |
李春玉,人民卫生出版社 |
著作 |
8 |
康复护理学 |
燕铁斌,人民卫生出版社 |
著作 |
9 |
教育学基础 |
扈中平,人民教育出版社 |
著作 |
10 |
管理学原理 |
王利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著作 |
11 |
老年学概论 |
邬沧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著作 |
12 |
社会学调查方法 |
郝大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著作 |
13 |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应用 |
翟振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著作 |
14 |
社会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技术 |
杨菊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著作 |
15 |
项目评估 |
戴维德.罗伊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著作 |
16 |
中华护理杂志 |
中华护理杂志社 |
期刊 |
17 |
中华护理教育 |
中华护理教育杂志社 |
期刊 |
18 |
护理研究 |
护理研究杂志社 |
期刊 |
19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社 |
期刊 |
20 |
AM J CRIT CARE /American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
期刊 |
21 |
EUR J ONCOL NURS/ European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 |
Churchill Livingstone |
期刊 |
22 |
NURS EDUC TODAY /Nurse Education Today |
Churchill Livingstone |
期刊 |
23 |
INT EMERG NURS/ International Emergency Nursing |
Elsevier |
期刊 |
24 |
INT J NURS STU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
Elsevier |
期刊 |
25 |
NURS OUTLOOK /Nursing Outlook |
Elsevier |
期刊 |
26 |
PAIN MANAG NURS /Pain Management Nursing |
Elsevier |
期刊 |
27 |
AM J NURS/ 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 |
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 |
期刊 |
28 |
CANCER NURS/Cancer Nursing |
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 |
期刊 |
29 |
J WOUND OSTOMY CONT/ Journal of Wound Ostomy and Continence Nursing |
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 |
期刊 |
30 |
NURS RES/ Nursing Research |
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 |
期刊 |
31 |
GERIATR NURS/Geriatric Nursing |
Mosby |
期刊 |
32 |
EUR J CARDIOVASC NUR/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 |
SAGE |
期刊 |
33 |
J SCH NURS/ Journal of School Nursing |
SAGE |
期刊 |
34 |
J FAM NURS /Journal of Family Nursing |
SAGE |
期刊 |
35 |
NURS ETHICS /Nursing Ethics |
SAGE |
期刊 |
36 |
NURS SCI QUART /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 |
SAGE |
期刊 |
37 |
J TISSUE VIABILITY /Journal of Tissue Viability |
Tissue Viability Society |
期刊 |
38 |
J PROF NURS/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 |
W.B. Saunders |
期刊 |
39 |
BIRTH-ISS PERINAT C/Birth-Issues in Perinatal Care |
Wiley-Blackwell |
期刊 |
40 |
EUR J CANCER CARE/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Care |
Wiley-Blackwell |
期刊 |
41 |
INT J MENT HEALTH NU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Nursing |
Wiley-Blackwell |
期刊 |
42 |
J ADV NURS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
Wiley-Blackwell |
期刊 |
43 |
J CLIN NURS/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
Wiley-Blackwell |
期刊 |
44 |
J NURS MANAGE/ 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 |
Wiley-Blackwell |
期刊 |
45 |
J NURS SCHOLARSHIP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
Wiley-Blackwell |
期刊 |
46 |
NURS CRIT CARE/ Nursing in Critical Care |
Wiley-Blackwell |
期刊 |
47 |
NURS INQ/ Nursing Inquiry |
Wiley-Blackwell |
期刊 |
48 |
RES NURS HEALTH /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 |
Wiley-Blackwell |
期刊 |
49 |
WORLDV EVID-BASED NU/Worldviews 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
Wiley-Blackwell |
期刊 |
50 |
J CARDIOVASC NURS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 |
Wolters Kluwer Health |
期刊 |
编写人员:(郑英、刘永兵、王劲松、刘艳秋、张瑜、廖月霞、祝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