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
采取“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实行第一责任导师负责制下的双导师培养模式。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为第一责任导师,和实践基地导师全程指导学生,实行第一责任导师负责制。
“双导师制”指护理学院导师(第一责任导师)与培养基地导师联合指导,共同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并监督和指导计划的实施落实,负责科研工作的具体指导,论文撰写的指导、修改和定稿。在校期间,校内导师应通过诸多方式(会面、电话、电子邮件、电脑聊天软件等)每周至少联系指导学生一次。学生下临床,校内导师应至少每两周指导学生一次。由遴选的相对固定的临床带教教师与校外导师(即临床导师)共同负责学生在临床的实践指导和带教。校外导师(即临床导师)负责各阶段临床护理实践的质量监督,进行临床护理能力的全程培养和考核。
临床实践训练集中在第二学期至第六学期,主要完成临床能力训练、科研能力训练、护理管理能力训练,人文精神培养贯穿始终。其中临床能力训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基础护理实践能力训练、医疗实践、专科护理实践,总护理实践时间不少于18个月。
第一阶段(基本护理实践能力训练,6个月):轮转内、外科病房、ICU和急诊,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临床护理实践,应用护理学知识正确处理和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进一步提升临床工作中的常用护理技术水平。
基本护理实践计划表
拟轮转科室 |
轮转时间 |
要求掌握的临床技能及实践形式 |
考核形式 |
备注 |
大外科 |
2个月 |
实践内容: A)强化各科基础护理操作 B)各科室护理制度和流程 C)各科常见治疗设备的应用 D)熟练掌握各科常见病病人的一般护理照顾 E)健康宣教
实践形式:临床护理、参与科室护理查房、业务学习 |
出科考试 常用护理技能考核 |
轮转科室可根据学生方向与导师共同协商选择 |
大内科 |
2个月 |
综合ICU |
1个月 |
实践内容: A)ICU护理制度和流程 B)ICU护理常规 C)ICU常见治疗设备的应用 D)熟练掌握ICU危重病病人的一般护理照顾 E)健康宣教
实践形式:临床护理、参与科室护理查房、业务学习 |
出科考试 常用护理技能考核 |
|
急诊科 |
1个月 |
实践内容: A)急诊护理制度和流程 B)急诊接诊分诊技巧 C)急诊常见治疗抢救设备的使用 D)熟练掌握ICU危重病病人的一般护理照顾 E)健康宣教
实践形式:临床护理、参与科室护理查房、业务学习 |
出科考试 专科操作技能考核 |
|
第二阶段(进行医疗实践,3个月:根据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临床科室,跟随一名具有副主任或以上职称的医师参加医疗实践,学习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常用诊疗操作技术,学习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时间安排根据学生能级定位具体如下表:
医疗实践计划表
研究方向 |
实践科室 |
轮转时间 |
医疗实践内容及形式 |
考核形式 |
备注 |
中医康复护理 |
同导师协商决定 |
3个月 |
实践内容:中医心内科、中医消化科、中医肿瘤科、中医内分泌科、中医老年科、老年康复科等常见疾病的诊断与处理原则、常见诊疗操作技术,加强其临床思维能力的锻炼 实践形式:跟班(主任医师、主治医生)、参加科室典型病例讨论 |
书写护理病历 |
|
急危重症护理 |
重症监护室 |
3个月 |
实践内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危重疾病的诊断与处理原则、常见诊疗操作技术,加强其临床思维能力的锻炼 实践形式:跟班(主任医师、主治医生)、参加科室典型病例讨论 |
书写护理病历 |
|
社区老年护理 |
同导师协商决定 |
3个月 |
实践内容: 老年常见疾病的诊治 衰老的特征与发生机制 老年人特有症状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用药 老年人的健康保健 老年机构等 实践形式:跟班(主任医师、主治医生)、参加科室典型病例讨论 |
书写护理病历 |
|
第三阶段(专科护理实践能力训练,9个月:根据研究方向在相应的专科病房进行深入的临床实践,实习具体科室由学生与导师共同商定。由临床导师具体制定专科护理实践的学习和工作安排计划,学习系统的专科护理知识,培养独立解决本专科领域内常见的护理问题的能力。在此期间,重点培养学生的专科技能,将护理管理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循证护理能力培养贯穿整个实践过程,突出个性化培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专科护理实践计划表
方向 |
能力 培养 |
专科护理实践内容及形式 |
考核形式 |
备注 |
中 医 康 复 护 理 |
专科技能 |
实践内容: A)中医康复相关科室的技术训练:a.中医心内科的耳穴贴压、穴位贴敷、揿针、中药足浴等技术;b.中医消化科的中药保留灌肠、雷火灸、穴位贴敷、中药外敷、耳穴贴压、穴位注射等技术;c.中医肿瘤科的中药敷药、穴位贴敷、揿针、耳穴贴压、雷火灸、中药涂擦、中药封包治疗、穴位注射、穴位按摩等技术;d.中医内分泌科的耳穴贴压、穴位贴敷、中药熏药法;e.老年康复科的雷火灸、艾灸法、中药熏药法、穴位按摩等技术 B)各系统疾病患者的中医整体护理 C)各系统疾病患者的中医护理文书的规范书写 实践形式:跟班实践 |
A)专科理论知识及专科技能考核 B)个案分析,书写病例分析报告3份 |
由临床导师和学生共同商定后灵活安排 |
护理管理能力 |
实践内容: A)中医康复相关科室的物品、仪器设备、药品等物资管理 B)中医康复相关科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C)中医康复相关科室的护理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 D)中医康复相关科室的风险管理 实践形式:A)参与护理部管理工作;B)协助病区护士长管理 |
科室评定 |
由临床导师和学生共同商定后灵活安排 |
教学能力 |
A)床边带教培训;B)护理教学查房(每月至少一次); C)小讲课(每月至少一次 |
教学能力测评 |
|
科研能力 |
A)阅读和分析专业性期刊的能力,了解专科理论及技术新进展;B)根据学位课题,收集资料,进行护理研究;C)根据实习医院情况,定时参加相关学术活动 |
A)撰写循证护理专案1份;B)撰写综述论文1份 |
|
人文素质 |
实践内容: A)中医康复相关科室环境与患者心理需求;B)护患关系与沟通;C)各类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实践形式:A)优秀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B)课外阅读;C)人文护理系列讲座 |
A)综合病历考核;B)科室评定 |
|
危 重 症 护 理
|
专科技能 |
实践内容: A)重症监护技术训练:a.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b.人工起搏器的调节、使用、起搏心律的观察分析法;c.肠内肠外营养的应用;d.神经系统监测及护理;e.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操作及护理;f.外科手术后的监护及引流管护理;g.心脏病体外术后监护;h.Picco技术应用;i.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j.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k.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技术 B)各系统危重病患者的整体护理 C)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E)危重患者的疼痛管理 F)危重病患者安全转运 G)危重病患者护理文书的规范书写 实践形式:跟班实践 |
A)专科理论知识及专科技能考核 B)个案分析,书写病例分析报告3份 |
由临床导师和学生共同商定后灵活安排 |
护理管理能力 |
实践内容: A)重症监护病房的物品、仪器设备、药品等物资管理 B)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C)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 D)重症监护病房的风险管理 实践形式:A)参与护理部管理工作;B)协助病区护士长管理 |
科室评定 |
由临床导师和学生共同商定后灵活安排 |
教学能力 |
A)床边带教培训;B)护理教学查房(每月至少一次); C)小讲课(每月至少一次) |
教学能力测评 |
|
科研能力 |
A)阅读和分析专业性期刊的能力,了解专科理论及技术新进展;B)根据学位课题,收集资料,进行护理研究;C)根据实习医院情况,定时参加相关学术活动 |
A)撰写循证护理专案1份;B)撰写综述论文1份 |
|
人文素质 |
实践内容: A)重症监护环境与患者心理需求;B)护患关系与沟通;C)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D) 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的心理调适. 实践形式:A)优秀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B)课外阅读;C)人文护理系列讲座 |
B)综合病历考核 C)科室评定 |
|
社 区 老 年 护 理 |
专科技能 |
实践内容: A)老年人安全风险管理及护理:跌倒、噎呛、误服、压疮等综合征的风险管理及护理 B)老年人尿失禁的评估护理 C)老年人吞咽障碍的评估护理 D)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及家庭康复 E)老年人心理保健护理 F)老年临终关怀护理 G)老年病人的整体护理 实践形式:跟班实践 |
A)专科理论知识及专科技能考核 B)个案分析,书写病例分析报告3份 |
由临床导师和学生共同商定后灵活安排 |
护理管理能力 |
A)参与护理部管理工作两周 B)协助病区护士长管理两周 C)老年病人的安全管理
|
科室评定 |
由临床导师和学生共同商定后灵活安排 |
教学能力 |
A)床边带教培训(每两周一次);B)护理教学查房(每月至少一次);C)小讲课(每月至少一次) |
教学能力测评 |
|
科研能力 |
A)阅读和分析专业性期刊的能力,了解专科理论及技术新进展; B)根据学位课题,收集资料,进行护理研究; C)根据实习医院情况,定时参加相关学术活动 |
A)撰写循证护理专案1份;B)撰写综述论文1份 |
|
人文素质 |
实践内容: A)护患关系与沟通 B)急诊及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C)医务人员的心理调适 实践形式: A)优秀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 B)课外阅读 C)人文护理系列讲座 |
A)综合病历考核 B)科室评定 |
|
1.专科技能的训练(具体安排见上表)
专科技能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相关专科的常见护理技术,应用这些技术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跟班实践,掌握各专科常见病的护理与管理。要求完成各专科理论知识及专科技能考核,完成个案分析,病例分析报告3份。
2.护理管理和教学能力训练(具体安排见上表)
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沟通技巧。要求学生参与学校和医院教学管理与教学实践。包括参与理论授课、实验教学、教学查房、小讲课、作读书报告等;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等。
管理和教学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临床护理实践的全过程。
学位论文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选择临床护理实践中存在的一个具体问题,采用相关的临床研究方法,获得该临床问题的解决方案,学位论文形式包括研究报告、病例分析和系统评价。
科研能力培养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
4.人文素养的培养(具体安排见上表)
把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培养贯穿于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全过程,重点是强化南丁格尔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使南丁格尔精神作为一种内生性的意识,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对护理事业的热爱。
通过开设护理人文系列课程、课外阅读、讲座、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以及临床实践中优秀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四、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方案
考核将围绕临床培训内容及培训目标进行,包括过程实践考核、中期实践考核和终末实践考核。
过程实践考核:研究生应根据各专科培养方向具体培养细则的规定,完成各专科的轮转工作量和质量要求,能书写分管病人的完整护理病历,记录各项学习内容。出科时以护理查房和现场病例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成员由临床指导老师在内的3~5位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考核成绩 ≥ 75分为合格,考核不合格者应适当延长该科室的轮转时间并进行补考。
中期实践考核:研究生中期考核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中期实践考核,实行“以案例为中心的多站点考核”方式,包括询问病史、护理体检、病例分析、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健康教育、人际沟通与人文关怀等。各考核站点任务能够全面涵盖研究生应掌握的临床实践能力,并突出各考生的专科方向,达到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能力同时考察的考核要求。通过考核者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终末实践考核:毕业综合考核时间安排在临床能力训练结束后,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模式。考核小组由3~5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护理学专家组成,其中应包括第一责任导师、实践基地导师、临床指导老师,组长必须由具有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专家担任。考核小组根据各专科培养方向的具体要求进行考核,评价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OSCE站点的设置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的流程设置5个考试站点。第一考站为护理评估,主要包括护理病史的采集及身体、社会、心理的评估;第二考站为病例资料整理,主要是对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完成病历的书写;第三考站为护理诊断,主要是根据病例和整理的资料提出护理诊断;第四考站为基础护理操作,针对提出的护理诊断进行一项相关基础护理操作;第五考站为专科护理操作,根据病例进行一项专科护理操作。考核成绩 ≥ 75分为合格,考核不合格者不能申请论文答辩,应继续进行临床能力训练,半年或一年后重新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才能申请论文答辩。
五、临床教学能力考核方案
教学能力基本要求及考核:参与教学查房;独立小讲课≥3次;参与基础护理操作带教或临床见习带教40学时。临床轮转结束后,由第一责任导师所在教研室组织开展考核,考核成绩 ≥ 75分为合格。
扬州大学护理学院
2019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