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20250902 > 支部生活 > 正文
学院研究生第二(护理专硕)党支部开展“传承黄玮禄院士‘两弹一星’精神,争做新时代创新先锋”主题党日活动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学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大力弘扬传承科学家精神,学院研究生(护理专硕)第二党支部于10月9日开展“传承黄玮禄院士‘两弹一星’精神,争做新时代创新先锋”主题党日活动。

支部成员在毓贤楼远程教室集体观看了关于黄玮禄院士研制我国第一代潜地固体导弹的纪录片,观看结束后,大家积极发表观后感,交流自己的所悟所得。

李梦雅表示:“黄玮禄院士从零开始,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代潜地固体导弹,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导弹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开创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先河,为我国导弹技术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黄纬禄院士用全部生命写就了“导弹人生”。我们应该共同缅怀黄老,学习前辈的科学精神,砥砺前行”。

孙郝远表示:“这次的党日活动,我们重温了黄玮禄院士的光荣事迹,他潜心专研,不惧严寒和酷暑,一年又一年,最终研制出我国第一代潜地固体导弹,使我们的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自信。对我们而言,作为扬州大学护理公共卫生学院的一名研究生,我们更要学习他的精神和品格,在做科研的过程中要克服怕远怕累的思想,扎扎实实做好科研工作,沉下心去刻苦钻研,甘愿坐冷板凳,要时刻提醒自己既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科研工作者,也一名党员,要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和带头作用。

郝巧巧老师最后总结:“我注意到,在研制过程中,黄纬禄带领团队大胆提出了“台、筒、艇”三步发射的研制程序,此举大大简化了试验设施,节约了上亿元的研制经费和大量的时间,开创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潜地导弹研制方法。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们要学习这样的创新精神,走属于中国的特色化道路,同时,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将人民常放在心中,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感言发表结束后,大家分别前往位于淮海路33号的扬州中学院士广场,参观了三座浮雕墙,四座院士人物铜雕像以及扬州院士资料馆。而其中一座铜雕像正是“两弹一星”元勋黄玮禄院士。

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党员们围绕扬州院士精神首先参观了三座浮雕墙,其包含了49名从扬州中学走出去的院士,其中一座浮雕墙正面还刻有 “院士广场记”。广场的中心则是四座院士人物铜雕像,是以理论家、植物学家吴征镒、建筑学家吴良镛、“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为代表,按照真人模型进行塑造,这些人物的雕像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老一辈的科学家们攻坚克难,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

最后,党员们纷纷进入扬州院士资料馆参观,馆内不仅有院士的剪纸风格的头像,还有近四百册院士著作,以及大量的院士手册、信札、老照片等,为党员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扬州院士生平和成就的机会。在馆内,党员同志们观看并翻阅了扬州院士的个人事迹和所撰书籍,纷纷被科学家们创新为民,攻坚克难的事迹以及执着追求,勇挑重担的精神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所感动,表示要沿着老一辈科学家足迹,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做出贡献。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江阳中路136号 邮编:225009
电话(TEL):86-0514-82053853 邮箱(E-mail):hlggws@yzu.edu.cn
Copyright © 2021扬州大学护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