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20250902 > 学生工作 > 校园文化 > 正文
安全教育宣传月|预防金融、电信诈骗教育进课堂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当前电信网络诈骗高发,诈骗手法众多,为了提高同学的识别和防范能力,我院联同扬州大学保卫处于5月24日下午2:30在毓贤楼三楼举办安全教育专题月活动,邀请了扬州市公安局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周晖警官、扬州市公安局驻扬大荷花池校区警务室陈红林警官、扬州市公安局驻扬大荷花池校区警务室杨玲警官进课堂为全院学生进行校园宣讲。此次宣讲的主讲人是扬州市公安局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的周晖警官,活动由我院团委书记卢遥老师主持。

讲座开始,周警官首先解释了为什么要在校园内开展电信诈骗及电信诈骗的危害性。周警官指出相较于普通人,高学历的人群在经历诈骗后更容易想不开。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信诈骗的手段也越发的高明。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讲反诈骗宣传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次讲座中,周警官主要向我们讲述了日常生活中经典的四种诈骗手段。

第一种诈骗手段便是刷单诈骗,也是最常见的诈骗手段。在疫情之前,刷单诈骗虽然存在但并不是最主要的诈骗手段。由于疫情原因经济来源收到影响,网上刷单诈骗越来越常见。刷单的常见套路就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完成一个任务会返还一定的钱,但是到了后面就要交定金,并且钱财不能提取出来。

第二种常见的诈骗手段是情感投资类诈骗,也有人叫“杀猪盘”。诈骗犯会冒充帅哥或者美女和你进行聊天,一步步培养感情,获取你的信任。在获得你的信任之后,诈骗犯便会渐渐的引诱你进行投资,向他转钱。因此在网络交友是要谨记:交友不谈钱,谈钱就断联。

第三种诈骗手段是冒充同学、老师或者亲友进行诈骗。这种诈骗经常发生在寒暑假期间,在这个阶段,我们和同学们的聊天就只能在网上进行,这就给诈骗犯提供了机会。因此在遇到亲朋好友说遇到紧急情况需要钱的时候,应该保持警惕,及时打电话进行核实。

最后一种诈骗手段就是冒充客服或者公安机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及时与官方店的客服进行联系核实。而公安机关不会线上办案,因此冒充公安机关不用理会。

除了介绍这四种常见的诈骗类型外,还有许多类型的诈骗。讲述完四种类型的诈骗手段后,周警官向我们科普了一个新的名词“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简单来讲就是租用电话卡,银行卡给诈骗犯,诈骗犯会用这些卡进行诈骗和洗钱。因此周警官提醒同学们不要外借自己的手机卡、银行卡。此外周警官重点强调:如果已经遇到诈骗,请及时止损,并在第一时间报警。

讲座的最后,周警官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反诈骗意识,同时祝愿同学们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活。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江阳中路136号 邮编:225009
电话(TEL):86-0514-82053853 邮箱(E-mail):hlggws@yzu.edu.cn
Copyright © 2021扬州大学护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