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Pediatric nursing

课程编号:200220

课程类别:专业课

适用专业:护理专升本

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医学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学(含临床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临床合理用药)、医学文献检索、健康教育学、卫生法学、护理美学、护理学导论、健康评估、护理理论与进展、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护理研究(含护理科研方法、护理论文写作)

后续课程:急危重症护理学、社会医学、营养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研究(含护理科研方法、护理论文写作)、护理心理学(精神心理健康与护理)、护理管理学与进展、预防医学

总 学 时:36学时(理论27学时;实验9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及评估方法,熟悉儿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了解和认识现代儿科护理的观念及原则,为今后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及小儿保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临床护理的一门学科。小儿疾病的护理强调连续性、整体性、系统性,将小儿保健、住院护理和家庭作用紧密融合在一起。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护理范畴的拓展,儿科护理学的教学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按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进行讲述。注重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使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提高临床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总之儿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临床学科中一门重要的课程。

三、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序号

  

课堂讲授

临床见习

小计

1

第一章  绪论

1

1

2

第二章  生长发育

1

1

3

第四章  儿童营养

1

1

4

第五章  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

2

1

3

5

第六章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4

2

6

6

第七章  营养障碍疾病的护理

1

1

7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2

4

8

第九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

2

3

9

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2

4

10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3

11

第十二章  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2

12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

1

13

第十四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

1

14

第十五章  免疫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

1

15

第十六章  遗传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1

1

16

第十八章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2

2

17

第二一章  常见肿瘤患儿的护理

1

1

  

27

9

36

导 言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及评估方法,熟悉儿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了解和认识现代儿科护理的观念及原则,为今后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及小儿保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线索与基本内容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贯彻能力培养的基本线索,注重专科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能够解决儿科护理问题的能力。基本内容包括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及评估方法、儿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等

三、研究概况

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采用启发式教学,改变传统灌输式授课模式,形成课堂师生互动,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将所学知识前后有机纵向结合,将相关学科知识与本课程知识横向贯穿,同时,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采用Team work/Team presentation(小组讨论/小组展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法,由教师提前2周给学生指定题目及要求阅读的文献数量,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题目开展讨论,拟定思路、查阅资料、撰写提纲、制作PPT,最后每个小组在课堂上按照规定时间展示小组工作结果,鼓励学生汇报,教师与学生提问,小组成员回答,最后由教师、学生给予评议评分。这些教学法不仅锻炼了学生查阅资料、阅读英文文献、文字组织及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团队意识和精神。

四、资料简介

1参考教材:《儿科护理学》,第5版,崔焱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

    2参考资料:《儿科学》,第8版,沈晓明 王卫平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儿科护理学》,第4版,崔焱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出版。

教学基本要求:《儿科护理学》是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学习这门课程要求学员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同时必须结合临床实践,观察病人并应用护理程序对患儿进行护理。本课程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级。掌握内容为本学科基本知识,要求学生能准确理解、重点记忆并能融会贯通。熟悉内容为教材重点内容和部分难点内容,要求学生能理解和记忆其知识要点。了解内容为教材部分非重点、难点内容、自学内容或学科进展。

第一章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科护理学概述。

①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第二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划分和各自的特点。

第三节  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①儿科护理的特点

    ②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  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第五节  儿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2.本章重点:儿科护理的特点、小儿年龄分期的划分及各期的特点、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

3.本章难点:小儿年龄分期的划分及各期的特点

4.教学基本要求

①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的特点;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特点。

②熟悉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③了解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④自学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我国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第二章  生长发育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长发育概述

①生长发育规律

②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二节生长发育评估

①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包括测量方法,计算公式及正常值;

②出生至青春前期体格生长规律

③青春期体格生长特点

④体格生长的评价

第三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

①骨骼的发育

②牙齿的发育

③脂肪组织与肌肉的发育

④生殖系统发育

第四节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①神经系统发育

②感知觉发育

③运动功能发育

④语言发育

⑤小儿心理发展过程和特征。

第五节  儿童发展理论

①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②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③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④库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第六节  小儿生长发育中的特殊问题 

       ①体格生长偏离

       ②心理行为异常

2.本章重点: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小儿体格发育各项指标及测量、计算方法、小儿动作,语言和适应性能力的发展过程、各年龄期小儿的护理要点、计划免疫程序和注意事项。

3.本章难点:各年龄期小儿的护理要点

4.教学基本要求

①掌握生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其意义;感觉运动功能和语言发育。儿童骨骼与牙齿的发育。

②了解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脂肪组织与肌肉、生殖系统发育。

③自学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儿童发育理论,小儿生长发育中的特殊问题。

第三章  儿童营养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①能量的需要

②营养素的需要

第二节  小儿喂养与膳食安排

     ① 婴儿喂养

②幼儿膳食安排

③学龄前小儿膳食安排

④学龄儿童和青春期少年膳食安排

第四章   小儿营养状况评估

1.教学内容

      ①健康史询问

      ② 营养调查

2.本章重点:小儿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婴儿喂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本章难点:婴儿喂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4.教学基本要求

①熟悉小儿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②掌握婴儿喂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③一般了解儿童、少年膳食安排。

第五章  住院儿童护理及其家庭支持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

①小儿门诊

②小儿急诊

③小儿病房

第二节  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①小儿对疾病的认识

②各年龄阶段患儿对住院的反应及护理

第三节  住院患儿的家庭应对及护理

①家庭对患儿住院的反应

②住院患儿的家庭支持

第四节   小儿临终关怀与父母情感支持

①小儿临终关怀

②对临终患儿父母的情感支持

第五节  小儿健康评估的特点

①健康史的采集

②体格检查

③家庭评估

第六节  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

①小儿沟通的特点

②与患儿沟通的途径

③与患儿沟通的技巧

与患儿家长的沟通

第七节  小儿疼痛管理

①小儿疼痛的评估

②小儿疼痛的护理

第八章  小儿用药特点及护理

①小儿用药特点

②小儿药物选用及护理

③小儿药物计量计算

④小儿给药方法

第九节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

①小儿体液平衡特点

②小儿常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③液体疗法

第十节  儿科护理技术

①婴儿沐浴法

②约束保护法

③头皮静脉输液法

④股静脉穿刺法

⑤婴幼儿灌肠法

⑥温箱使用法

⑦光照疗法

⑧换血疗法

2.本章重点:

小儿液体疗法的实施和护理;小儿常见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与护理要点;常用儿科护理技术;给药方法。小儿的住院心理反应与护理;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方法;更换尿布法、臀红护理法、一般测量法、儿童床使用法、婴儿沐浴法、约束保护法、温箱使用法、光照疗法、头皮静脉输液法。熟悉股静脉穿刺法、婴幼儿灌肠法。

3.本章难点:

会使用更换尿布法、臀红护理法、一般测量法、儿童床使用法、婴儿沐浴法、约束保护法、温箱使用法、光照疗法、头皮静脉输液法。熟悉股静脉穿刺法、婴幼儿灌肠法。

4.教学基本要求

①掌握小儿液体疗法的实施和护理;小儿常见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与护理要点;常用儿科护理技术;给药方法。

②熟悉小儿的住院心理反应与护理;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方法;了解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与护理管理;住院患儿的家庭反应、小儿临终关怀与父母的情感支持;小儿的疼痛。

③了解小儿健康评估的特点;药物选择和计量计算、体液平衡的特点。

④自学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住院患儿的家庭应对及护理;小儿健康评估的特点;儿小儿疼痛护理。

⑤掌握更换尿布法、臀红护理法、一般测量法、儿童床使用法、婴儿沐浴法、约束保护法、温箱使用法、光照疗法、头皮静脉输液法。熟悉股静脉穿刺法、婴幼儿灌肠法。

⑥了解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换血疗法。

第六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生儿分类

新生儿、围生期的概念;根据胎龄分类;根据体重分类; 根据体重与胎龄关系分类;高危儿。

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①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定义,外观特点,生理特点,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②早产儿的特点和护理

第三节  小于胎龄儿及大于胎龄儿的护理

    ①小于胎龄儿的护理

②大于胎龄儿的护理

第四节  新生儿重症监护及气道护理

    ①新生儿重症监护

②气道护理

第五节  新生儿窒息

第六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第七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

第八节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第九节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第十章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①感染性肺炎

②败血症

③破伤风

第十一章  新生儿黄疸

①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病因和病理生理,

②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表现: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③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和护理。

第十二章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第十四节  新生儿糖代谢紊乱

2.本章重点:

各种新生儿的定义;足月儿、早产儿的外观及生理特点和护理;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新生儿分类的方法和概念;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引起病理性黄疸的病因。

3.本章难点:

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引起病理性黄疸的病因。

4.教学基本要求

①掌握各种新生儿的定义;足月儿、早产儿的外观及生理特点和护理;新生儿重症护理内容及新生儿气道护理(自学);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②熟悉新生儿分类的方法和概念;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引起病理性黄疸的病因。

③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对象(自学);了解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的常见原因、临床特点及其护理(自学);

④了解下列新生儿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治疗要点,熟悉临床表现,

⑤掌握护理: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颅内出血(自学)、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自学)、胎粪吸入综合征(自学)、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自学)、新生儿败血症(自学)、新生儿破伤风(自学)、新生儿梅毒(自学)、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自学)、新生儿糖代谢紊乱(自学)。

第七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①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②小儿单纯性肥胖

第二节  维生素营养障碍

①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②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溺症

第三节  微量元素障碍

①锌缺乏

②碘缺乏

2.本章重点: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营养不良、小儿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护理;维生素营养障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要点、临床表现和护理。熟悉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营养不良、小儿肥胖症)的治疗要点;锌缺乏症、缺碘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营养不良、小儿肥胖症)的治疗要点。

3.本章难点: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营养不良、小儿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护理;维生素营养障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病因、发病机制。

休克的病情判断和紧急处理原则

4.教学基本要求

①掌握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营养不良、小儿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护理;维生素营养障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要点、临床表现和护理。

②熟悉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营养不良、小儿肥胖症)的治疗要点;锌缺乏症、缺碘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营养不良、小儿肥胖症)的治疗要点。

③了解营养不良的辅助检查;维生素营养障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辅助检查;锌缺乏症、缺碘性疾病的病因与治疗要点;维生素AB1C的来源及其生理功能。

④自学小儿单纯性肥胖;其他维生素营养障碍;微量元素障碍。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口炎

    ①鹅口疮

    ②疱疹性口炎

    ③溃疡性口炎

    ④口炎护理

第三节   胃食管返流

第四节    小儿腹泻

第五节   肠套叠

第六节   先天性巨结肠

第七节   先天性胆道疾病

2.本章重点: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儿腹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各种口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护理;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及非手术治疗效果观察;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各种口炎的治疗;肠套叠和先天性巨结肠的病理生理及治疗要点;胃食管返流、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先天性胆道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3.本章难点:小儿腹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各种口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护理;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及非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4.教学基本要求

①掌握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儿腹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各种口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护理;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及非手术治疗效果观察;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②熟悉各种口炎的治疗;肠套叠和先天性巨结肠的病理生理及治疗要点;胃食管返流、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先天性胆道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③了解小儿腹泻的辅助检查;急性肠套叠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慢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先天性巨结肠的病因;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的治疗要点及护理;胃食管返流的病因和治疗要点。自学胃食管返流;先天性胆道疾病。

第九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三节  急性支气管炎

第四节  肺炎

①支气管肺炎

②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

2.本章重点: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及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与护理。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与预防;肺炎的分类、病理生理、辅助检查。

3.本章难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及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与护理

MODS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情评估

4.教学基本要求

①掌握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及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与护理。

②熟悉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与预防;肺炎的分类、病理生理、辅助检查。

③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检查;支气管哮喘的辅助检查。

④自学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①心脏的胚胎发育。

②胎儿的血液循环和出生后的血液循环。

③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和血压的特点。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

①概述

②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

第三节  病毒性心肌炎

2.本章重点:小儿心率特点;先心病病因、分类、四种常见先心病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心电图,护理;掌握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辅助检查;病毒性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3.本章难点: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

4.教学基本要求:

①掌握小儿心率特点;先心病病因、分类、四种常见先心病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心电图,护理;

②掌握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

③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辅助检查;病毒性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④了解小儿心脏和血压特点;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的改变;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与心导管检查术;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要点。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

第四节  泌尿道感染

第五节  小儿泌尿系统常见异常

    ① 尿道下裂

    ②隐睾症

③包茎及嵌顿包茎

④护理

2.本章重点: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道感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尿道下裂、隐睾、包茎及嵌顿包茎的临床表现及术后护理

3.本章难点: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道感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电击伤的临床表现和救护要点

4.教学基本要求

①掌握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道感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尿道下裂、隐睾、包茎及嵌顿包茎的临床表现及术后护理。熟

②悉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泌尿道感染的辅助检查与治疗要点;尿道下裂的分型及治疗要点;隐睾的病理生理及治疗要点。

③了解泌尿道感染的辅助检查;尿道下裂、隐睾、包茎及嵌顿包茎的病因。自学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十二章  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小儿造血及特点。

①造血特点

②血液特点。

第二节  小儿贫血

①概述

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③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第三节出血性疾病

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②血友病

2.本章重点:

贫血的定义、分度、分类;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护理。

3.本章难点: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救护技术的操作方法

4.教学基本要求

①掌握贫血的定义、分度、分类;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护理。

②熟悉小儿贫血的原因。了解正常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出血性疾病(ITP、血友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要点。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特征及检查

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

第三节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

第四节 痫性发作和癫痫

第五节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2.本章重点:小儿神经反射;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护理。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的辅助检查及治疗要点;小儿癫痫、脑性瘫痪、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3.本章难点: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护理

常见症状和危象的诊断、急救处理

4.教学基本要求

①掌握小儿神经反射;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护理。

②熟悉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的辅助检查及治疗要点;小儿癫痫、脑性瘫痪、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③了解小儿脑、脊髓、脑脊液特点;小儿癫痫的病因、辅助检查、治疗要点;脑性瘫痪、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病因。

④自学小儿神经系统特征及检查;痫性发作和癫痫;脑性瘫痪;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第十四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第二节   生长激素缺乏症

第三节   中枢性尿崩症

第四节   性早熟

第五节   儿童糖尿病

2.本章重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生长激素缺乏症、中枢性尿崩症、性早熟、糖尿病患儿的护理。熟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生长激素缺乏症、中枢性尿崩症、性早熟、儿童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要点。

3.本章难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生长激素缺乏症、中枢性尿崩症、性早熟、糖尿病患儿的护理。

4.教学基本要求

①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生长激素缺乏症、中枢性尿崩症、性早熟、糖尿病患儿的护理。

②熟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生长激素缺乏症、中枢性尿崩症、性早熟、儿童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要点。

③了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生长激素缺乏症、中枢性尿崩症、性早熟、儿童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④自学生长激素缺乏症;中枢性尿崩症;性早熟;儿童糖尿病。

第十五章  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病患儿的护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

    ①非特异性免疫

②特异性免疫

第二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第三章  风湿热

第四节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第五节  过敏性紫癜

第六节  川崎病

2.本章重点:过敏性紫癜、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与护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风湿热、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与护理。

3.本章难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风湿热、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与护理。

4.教学基本要求

①掌握过敏性紫癜、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与护理。熟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风湿热、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与护理。

②了解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的特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病因、实验室检查;风湿热、幼年类风湿关节炎、过敏性紫癜、川崎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③自学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风湿热、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第十六章  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21三体综合征

第三节  苯丙酮尿症

第四节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第五节  糖原累积病

2.本章重点: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糖原累积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3.本章难点: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糖原累积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4.教学基本要求

①熟悉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糖原累积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了解遗传性疾病的分类、基因诊断与治疗及其预防。了

②解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糖原累积病的病因、辅助检查和治疗要点。

③自学概述;糖原累积病。

第十八章  急性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传染病患儿的一般护理

第二节 麻疹

第三节 水痘

第四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五节 脊髓灰质炎

第六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七节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第八节 结核病

2.本章重点: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基本特征、流行的三个环节、临床特点、预防、流行的三个环节=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小儿传染病的护理管理;常见传染病(麻疹、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典型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结核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预防和治疗原则;原发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护理;结核菌素试验方法和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

3.本章难点:常见传染病(麻疹、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典型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结核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预防和治疗原则。

4.教学基本要求

①掌握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基本特征、流行的三个环节、临床特点、预防、流行的三个环节、小儿传染病的护理管理;常见传染病(麻疹、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典型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结核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预防和治疗原则;原发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护理;结核菌素试验方法和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

②熟悉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治疗要点。了解传染病患儿的一般护理;常见儿童传染病的辅助检查;原发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的辅助检查和治疗要点。

③自学传染病患儿的一般护理;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第二十一章  常见肿瘤患儿的护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急性白血病

第二节 淋巴瘤

     霍奇金病

     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瘤患儿的护理

第三节   其他肿瘤

     肾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

     小儿肾母细胞瘤及神经母细胞瘤的护理

2.本章重点: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熟悉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护理;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护理。

3.本章难点: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4.教学基本要求

①掌握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②熟悉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护理;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护理。

③了解急性白血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分类与分型、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要点;淋巴瘤的病因、病理生理;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的病因、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建议

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是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当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多媒体、见习、病例分析等。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参考教材:《儿科护理学》,第5版,崔焱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

参考资料:《儿科学》,第8版,沈晓明 王卫平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儿科护理学》,第4版,崔焱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出版。

Copyright © 2016 扬州大学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江苏·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